走在湖畔时我感受到了瘦西湖的魅力,在于人们态度的分割。外边是车水马龙,人们走得很快,他们有目的地。但在瘦西湖里,情绪便缓和下来,感觉你要是想伸个懒腰就先进景区,这里更适合舒展,走一步看一步,处处是终点。这鲜明的对比仅仅就一墙之隔,墙里墙外,分明的很。
不能说瘦西湖有多美,国内漂亮的湖数不胜数,但我觉得在欣赏的角度里往往掺杂个人想法,代入进去总会有不同收获,在湖畔瞧见绿水,水上停留浮船,水中倒影杨柳,水下鱼儿游荡,能让人心情舒适的风景就不应该再去做比较,没什么意义。我倒想起童年时到村里的那条路,路两侧都是成年柳树,路边便是田野,水渠里的水透亮通澈,这就是我儿时的瘦西湖,在那湖里过了岁岁年年。因此我在亲眼目睹瘦西湖后,能联想到儿时一景,我就觉得它的美是别致的,是不可复刻的。
有了湖,桥是不可或缺的,一方面因桥的功能性,另一方面是对于湖的点缀。
而瘦西湖最出名一景属二十四桥,我当时以为景区共有二十四座桥,故名二十四桥。之后才知道只是一座小桥,因结构跟二十四关联便取名二十四桥。遗憾的是当天赶车没能去看。看到的却是另一座桥:玉版桥。
临走前回头望见的那玉版桥,在那橙林绿水间连接两岸,生的洁白,在光照下白的更是有些发光,那就成了块璞玉。一直觉得造型高耸的古桥美感极佳,平静的湖成了烘托,站于桥上眺望更远,也是吸引一些游客拍照留恋。我更喜欢一旁的角落,在参天大树庇荫下,零散阳光穿透而下,伸手拾光,睁眼见桥。后来了解到玉版桥是后来修建的,没有历史典故,正因如此这座桥没吸引到更多的人,多数人更希望到有历史性地方打卡,但往往忽略了尽在身旁的造物,就拿该桥来说,高、宽、长度适宜,观景条件都有考究,匠人们对美的塑造能力是值得赞赏的。
后来又听说一书《瘦西湖步芳》,书内详尽记录瘦西湖内景点,并附照片,可惜的是部分书中所录景点早已不在景区。因此庆幸所到之处均有记录,玉版桥是我对瘦西湖最后的记忆,以后有机会还要去看一次。
发表成功
评论
发表
最新评论(0)
亲,快来抢沙发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