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鼎记所有版本里,我个人最喜欢张卫健版,每想起脑海里就是那首经典:凉,风有兴,秋,月无边亏我思娇,的情绪好比度日如年。也是受电视剧影响对扬州景色有了向往,一定要去次扬州。以前我对扬州的印象基本是出于遐想,因那句烟花三月下扬州,二十四桥明月夜,我想那时的扬州就像鹿鼎记里一样,明媚早晨,热闹市集,湖畔杨柳,以及微风袭过的每处角落。而人们休了假,任何事情比不上享受这时候的美景,有坐在茶社吃茶听曲,有在街上惬意闲逛,不妨想那时候古人,妇人这会应该在河边打水洗衣,小孩穿过一座座庭院打闹,男子围着坐成一桌高谈阔论,这一画面的见证者呢?我想有停留池边的蜻蜓,那杨柳,那柳下泥土,和那倚靠杨柳盘腿而憩的醉汉。说书人折扇一挥,还讲着平生不见陈近南,便称英雄也枉然。台下中年抿嘴一笑,师傅已离开多年,江湖也尽是传说。想罢便带着一大家子人出了扬州城。
三月里,使扬州节奏变缓,浓郁了扬州本来的生活气息。又一个十二月,稀少冷雾被早晨的光消散,又像是回到三月,月月风光,皆存于扬州。
后来终于如愿来到了扬州,关于以往的遐想一下涌现出来,河畔不见妇人洗衣,也不见儿童追逐嬉戏,只看到从未停歇的车流,但那想象的气息却犹在。跟往常出差一样时间很有限,与同事商量便去了瘦西湖,光是听名字就觉得很美的一个地方。
早9点,三人去了景区旁的一处茶社。早上皮包水,晚上水包皮,扬州人对生活的要求是精致的,这要从一份早茶开始。茶社除了装下满满的人,还有绘声绘色的对话,热闹非凡,被这情景代入的我差点把服务员叫成小二。桌上一叠一叠的蒸笼,打开时雾气迎面,点心香味扑鼻而来,蟹黄汤包是一绝,虽然不知道算不算是正宗,但对外地人来说是一种美味,不看网上评论,自己喜欢就好。天气正好,光线充裕,人晒着太阳食欲太好,饱腹后伸了个懒腰迎着太阳我们便去了景区。
路居中,一侧林,一旁湖,所到之处皆是杨柳,生的葱郁,随风飘,似招摇。湖畔倒映着柳条,显的生动,随波荡,似漂泊。水被晒着正暖,一群鸭子跟着黑天鹅慵懒的游着,速度很慢,时间很慢,在瘦西湖见到它们我才觉得原来扬州的十二月,位于瘦西湖里,一切都那么迟缓和惬意。
发表成功
评论
发表
最新评论(1)
亲,快来抢沙发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