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导航
篮球
潮流
跑步
数码
理容
返回顶部

首页 >识物 >文章 >【识货众测】燎原星火——爆米花革命的新篇章-CL2016

识货众测 【识货众测】燎原星火——爆米花革命的新篇章-CL2016

    2016-07-20 10:53:15
    9 6




如果说,签名鞋代表的是品牌的科技实力,那么团队鞋则是品牌支撑。



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相比走在科技前端的昂贵球星款,设计与性能并不逊色多少的团队鞋,性价比明显更高。CRAZY FAST,CRAZY GHOST,CRAZY QUICK,CRAZY LIGHT,adidas也在一直寻找着能与HD系列一拼的团队产品线。然而事与愿违,当年出尽风头的CRAZY FAST,两代过后莫名消失;CRAZY GHOST系列,虽然出了几代,但是设计语言没有任何延续性,只是照搬别的鞋底再换个鞋面就草草了事;再看到CRAZY QUICK系列,即使包裹性与反应性一流,但两代以后,过硬的脚感也使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。而CRAZY LIGHT,前三代在轻量化上一路走到黑,毫无缓震和舒适感可言。

中端市场的平庸,伴随着的也是Adidas篮球鞋领域整体衰落的过程。然而,随着爆米花革命号角的吹响,Adidas开始打一场翻身仗!boost抢先登陆到跑鞋领域上,UB凭借出色的脚感征服了市场,energy boost等旁系跑鞋也不遑多让。人们愈发期待boost能够扭转阿迪篮球鞋常年缓震不佳的口碑。

意料之中的是,boost果然来了;意料之外的是,不是rose,不是howard,CRAZY LIGHT率先成为爆米花的实验田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个举动,标志着CRAZY LIGHT系列成为了Adidas一众团队鞋的大当家!


CRAZYLIGHT BOOST 2014并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,它终于没有再钻牛角尖似地“超轻”,搭载的配置变得厚道。我已经忘了有多久,没有在Adidas的篮球鞋中底感受到丝毫明显的柔软感了, 2014后掌的BOOST改变了一切,吹响了Adidas反攻的号角!techfit鞋面的搭载,让包裹更为舒适,而且花样多多,绚丽多姿的配色,彻底打破了CRAZYLIGHT外观单调古板的形象!虽然仍有很多不足,但这回阿迪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。

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。CRAZYLIGHT BOOST 2015,厚度大大增加的后掌BOOST,让人垂涎三尺,Primeknit针织鞋面的搭载,拉开了Adidas的“编织狂潮”,轻薄透气的Primeknit,继续为CRAZYLIGHT的“超轻”作出贡献;维金斯的最佳新秀配色,CRAZYLIGHT boost 2.5的漂亮鞋面,登哥强势加盟而且强势代言,让这一代CRAZYLIGHT,配色玩得更6,话题更加丰富。

半掌boost,3/4掌boost,前后分掌boost……不同形态、不同面积的爆米花不断展现在Adidas的篮球鞋上。但消费者从来都不会满足:来一双全掌boost篮球鞋!

于是,CL又一次成为吃螃蟹的系列。新一代的CL2016,拥有全掌boost缓震系统,配合性能与外观兼备的马牌橡胶外底,轻薄多边的提花织物鞋面,一经推出就收获了海量的关注。

铺天盖地的大型广告牌,强势的代言人,各大测评人好评如潮……CL2016顺利成为这个夏天的话题之王。显然,阿迪已经点燃了团队鞋的战火,这把火到底如何,CL2016又会带来怎样的实战体验呢?就让测评来说话吧!


在测评开始前,首先要感谢金主:北京运动磁场,不仅淘宝有店铺,北京更有实体店哟。实体店试穿、淘宝价买入不是梦啊哈哈哈哈哈哈。

此次测评采用常规套路,分为两部分,动静结合。


静态测评


鞋子以红色为主色调,中底一大块白花花的Boost(爆米花),辅以透明的橙色支撑条,整体色调和谐,高调却不张扬。

后跟这个半袜套的设计我是没看懂,穿上去的作用仿佛仅限于触摸着你的跟腱,没有“第二层袜子般”的包裹感,也没有“坚不可摧”的支撑感。

鞋子设计为半掌内靴,鞋舌布满圆形的透气孔,配合提花编织的鞋面,透气性在网布和编织满天飞的年代里,只能算中规中矩。值得一提的是,内靴与鞋面是双层设计,比较厚实,鞋面与内靴各一层,伸手到鞋内的鞋头部位就能感觉到。

鞋子后跟内衬双层泡棉营造的触感非常特殊,像硬度适中的短毛牙刷的感觉(想不到好的比喻,还需大家亲身触摸体验),摩擦力非常强,对锁定后跟有一定的帮助(后文会再提及)。Adidas的鞋垫早就失去了当初的光环,两块硬币左右的厚度,材质普通,没有丝毫柔软感;看来缓震任务已经彻彻底底甩锅给boost了,请背好!

鞋带采用DYNAMIC FITWEBBINGS技术,类似SF3的鞋带系统,我觉得它们就是名字不一样而已,动态贴合的效果基本一样。

八孔的鞋带设计方便穿脱,每个鞋孔都伴随着胶质条纹,不要小看这些条纹,它不仅防滑耐磨,还带有支撑效果,为提花面料鞋面偏软、容易破损的固有缺陷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案。

最上面的两个鞋口有一块硬质的TPU加强鞋面支撑,TPU根部由条纹固定。这两块TPU是这双鞋中硬度排名第二的东西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从rose3到rose5,一旦Adidas决定搭载外露式的环状TPU支撑盘,它的硬度就没让我们失望过!全鞋最硬的地方就是这里,后跟的稳定性大多倚赖于它。不过它虽然很硬,但也很矮(短),配合没有存在感的半袜口设计,不禁让人担心在激烈对抗中鞋子会不会突然离脚而去。

既然谈到了短硬的后跟,那就顺便也说说长而软的前掌外侧支撑吧。没错,就是橙色半透明的这一块。如果你觉得它能发挥zk10小碳板的作用,恐怕你就要失望了。虽然从鞋头延伸至鞋子中部,但它的坚硬程度可能连鞋身的胶质条纹都比不上。


好在它长得还挺帅(有点椰子的味道),为鞋子的颜值贡献了不少的力量。至于它的作用,恐怕就是为饱满的前掌boost提供支撑,防止巨大的形变带来足下的不稳,boost的爆炸力再强,总不至于突破塑料的防线吧!


到了引人瞩目的中底部分,如果说外侧那块橙色半透明塑料支撑块还是有种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朦胧感,那么内侧就是“仰天大笑出门看”的豪爽感!阿迪在内侧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中底的全掌boost,厚度一目了然。


前掌部分相对较薄(只是相对其他部位,其实足够厚了),足弓部分最高,后跟相对足弓要薄一点点。Boost就像UB一样,是鞋面与鞋底的连接面,boost的弹性完全释放到双脚上,即使还没上脚我都毫不担心它的缓震。

不得不说的是,鞋面与boost的边缘留有空隙,不过粘合还算紧密,丝毫不必担心分离的问题,受伤的或许是强迫症星人们吧哈哈哈哈哈哈。

外底纹路类似于人字纹,中心部分鞋底足弓支撑板(SPRINT PLATE)大大方方地露出来,这款支撑板不仅起到了抗扭转的作用,更肩负着锁定boost的功能,它的形状并不是像罗斯5那种一目了然的X型支撑块,而是类似于AJ11的碳板,长度贯穿整个鞋底!哪天cl2016出个水晶底配色的话,不用拆鞋也能看清支撑板的真容了。

鞋底搭载大名鼎鼎的马牌橡胶。很长一段时间里,部分朋友对马牌橡胶的认识陷入了一个误区,认为马牌橡胶有耐磨元素的加持。其实呢,根据官方的解释,马牌橡胶只有提升抓地力和静音功能,鞋底纹路也相对较软,它的耐磨程度还需经过实战的考验。

静态部分到此就告一段落了,由于最近广东暴雨连连,我粗糙的拍摄技术遇上阴天,皂片大家将就着看就好哈。


动态测评


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,不同的风格不同体重对球鞋的感觉自然不同,如果不介绍测评人状况就直接开测,那就是对大家的不负责任啦~


在下身高178,67KG,球场小前锋,跳投较多(急停、掩护),人称乞丐版杜兰特;经手过这么多球鞋,一直对球鞋的缓震要求颇高。15年年初的时候扭伤了右脚踝(当时穿的是hyperrev2014),经历了生涯第一次大伤,从此以后对球鞋保护性支撑性的要求增加了不少。

由于最近工作真的太忙,加上南方天气飘忽不定,这次测评并没有加入动图,小弟过一段时间会在补上动图测评的,希望大家见谅。动态测评方面,依然是球鞋测评四要素:1.反应性 2.缓震效果 3.稳定性 4.耐用度



1.反应性  8.5/10


这次测评,对比的对象将会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双后卫鞋:CP6AE。个人认为,CP6AE是一双比较纯粹的后卫鞋,不知道CL2016在CP6AE的挑战下,会有怎样的表现?

提到反应性,你是不是第一时间会想到CL系列那种直通地面的坚硬感?现在搭载了全掌的boost,反应性又会不会因此牺牲掉呢?


事实上,在CL2016上,前掌boost的厚度分配非常精准,给人一种“刚刚好”的感觉,适中的厚度让其在启动中为双脚提供足够的回馈,并不会带来nike全掌气垫那种发不上力的软塌感,无论体重高低,都可以轻松驾驭。

抓地力也是反应性的一部分,良好的中底构造再配合柔软纹路的人字纹,反应性极佳,指哪停哪,毫无打滑,让你启动时没有任何顾虑。


提花鞋面十分舒适,并不会压脚面,也为鞋子的反应性加了分。


与CP6AE相比呢?毕竟CP6 AE中底是Podulon,与CP系列相比,CL2016的贴地感还是有差距的。但是呢,毕竟大家都受够了CL前作们前掌的坚硬感了,相信大家也不想回到过去吧~




2.缓震效果10/10


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CL2016的缓震效果,我会说,真的是太“特别”了!后掌超级厚的boost无论你能跳多高,它都完美地“接”住你,而且不像气垫、露娜的软,它还有余震(就是传说中的“回弹感”)!在舒缓你下落带来的冲击后,它还会给你回弹的效果,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这种回弹并不会让你感觉落地不稳,却如像小型助推器一般,暗中鼓动你再次起飞,相当于变相提高的你连续弹跳能力。假如你是弹簧人,那么你一定会爱上这种脚感。

由于体重原因,没拍出那种形变的效果,但这双鞋的缓震绝对适合任何打法、任何体重的选手,毕竟,它是boost!


3.稳定性 7.5/10


一双鞋子稳定性如何,并不是靠一两个设计决定的,而是靠多方的配合共同营造的。侧翻、抗扭转、后跟稳定、鞋面支撑,缺一不可。

CL2016鞋底的形状设计独特,前掌有两处明显的防侧翻,急停的时候很好地锁住地面。而且大家一直吐槽的“全掌boost稳定性问题”,在CL2016上并没有出现,得益于大面积上延的防侧翻彻底锁定了外侧的boost,无论你boost形变怎么明显,总不至于震破塑料吧!


但是,既然稳定性只给了7.5分,这双鞋子的保护性方面是肯定有瑕疵的啦~


首先是后跟的固定TPU:虽然你很帅,但是不给力啊!由于TPU不是全包裹的,而且比较短,穿着中如果鞋带系的不够紧,有松动的感觉,那么它对脚踝的作用就聊胜于无啦!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选对码数,选大了你就悲剧了(这双鞋子不偏码)

这里和CP6对比,虽然图片上看后跟一样高,但正如前文所说,那半袜口可没有固定的作用哟。还好鞋子采用内靴设计,再加上厚实的后跟泡棉,只要在实战中穿上厚实的精英袜,基本不会有甩鞋的情况发生。

说个题外话,登哥的球鞋好像不是第一次出现“袜套”的设计,nike的crusader就是代表作品;但是与贴合感十足的crusader相比,cl2016的袜套并不给力啊,实战中虽然并没有把鞋甩掉,但是想要掉鞋的阴影还是会不时感觉到。这点倒是有点像他的大哥KD啊~

下图是启动的时候鞋面的状况,可以很清楚看到鞋面的形变情况。编织面料现阶段就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,一方面提供优异的包裹性、灵活性和轻质感,另一方面却削弱着鞋面的支撑性,有种“局部卷麻花”的即视感。

针对这个情况,CL2016耍了一点小聪明,在鞋带旁边加入硬质TPU。虽然TPU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鞋面支撑的问题,但是它能够牢牢地把双脚锁定在鞋内,只要鞋子不发生巨大的形变,双脚自然就能安然无恙。只要你的双脚肌肉力量足够强,那么这双鞋子一定会是你赛场上最好的伴侣。

4. 耐用度8/10


这次测评是在石块的场地上进行的,虽然比较粗糙,但比起坑洼的粗水泥,场地状况算是不错了。

实战过后,后掌boost依旧雪白,但是大家都知道它未来肯定会脏兮兮的(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的事情就不要拆穿了)


实战三场后,请看下图的磨损情况!纹路大体的状况并没有变化,但是边缘纹路已经直接“磨开”了,如果拿去粗糙水泥地实战真是画美不敢看啊~~也希望各位测评人不要再提起“马牌橡胶更耐磨”这个以讹传讹的说法,毕竟耐磨与抓地力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个方面,既然马牌橡胶大底的官方介绍已经表明了它对抓地的态度,它的耐用度也就注定不是顶级的了!

我把这双鞋子定义为内外场通用的实战鞋,只要不是特别坑洼的水泥地,驾驭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
测评总分:34/40


“自从第一次见到它,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实战一番。”


詹姆斯·哈登先生,从阿迪达斯那里收获了一份大合同后,又顺利代言了第一双搭载全掌boost的篮球鞋,他在阿迪达斯的地位可见一斑。


实战过程中,我们发现,全掌boost无疑是全鞋最大的亮点,在缓震方面它轻松斩获了10分的满分,无愧于其铺天盖地的宣传。只是,火热的背后,我们遗憾地发现,CL2016并不是一双面面俱到的篮球鞋,从2014年开始,作为boost的疯狂试验田,CL系列和最高端的签名鞋相比,往往还是有一定的差距,这与它本身定位有关。

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虽然哈登和老大哥KD的球风截然不同,但CL2016反而更像一双KD的篮球鞋,准确地说,是KD8:同样追求低帮,追求灵活的鞋面,舍弃一定保护性从而追求灵活,KD8有全掌zoom而CL2016有全掌boost,登登登登,(当然,它们好像都很容易掉!)。如果不是他们的赞助商不同,我倒是很期待他们换着球鞋穿的画面。


透过CL2016系列和以往nike系列为哈登提供的球鞋,我们可以勾画出未来哈登签名鞋的蓝图,我赌一毛钱它会搭载全掌boost而且是低帮设计,哈哈!不过,和nike相比,阿迪达斯好像并不擅长玩低帮鞋哦,rose出了7代,鞋帮越来越高耸,霍华德也不满阿迪达斯不给他提供低帮版签名鞋,而且这次CL2016的低帮袜套也并不尽如人意,不知道哈登的签名鞋,能不能让我们满意呢?

如果你要买一双灵活的实战好鞋,CL2016无疑会进入你的备选名单中。单单是全掌boost的首次亮相,就有足够的理由入手了,更何况还能体验一把阿迪式的编织,何乐而不买呢?


 

回到开篇所说的话题,即使这双鞋评分不低,但是CL系列要想比肩甚至超越HD系列尚需时日。不过从CL2016的表现中,我读到了阿迪的雄心壮志,假以时日,星星之火必可燎原,而这双鞋,就是点燃平原的火星!


此次测评就到这里,欢迎各路好汉前来回帖探讨,大家赏贴愉快。


沙丁猪

识货众测 【识货众测】燎原星火——爆米花革命的新篇章-CL2016

9 6